Monday, April 3, 2006

適當奢侈也是理財

學會奢侈,比學會節儉還要考驗人的財商。 奢侈與理財無關,這是常識。

因為理財追求的是金錢的使用效率,如果一分錢能掰成三瓣花,那就不要掰兩瓣。計劃開支、節制慾望,是理財生活的基本元素,只有這樣我們才福壽綿長。

而奢侈要的是金錢效果的疊加,明明一塊錢能做成的事兒,那也要花兩塊錢,為的是賞心悅目、美侖美奐。因此,奢侈常常與鋪張和浪費相伴,而與理財基本無緣。


在耐用消費品上適度“揮霍”
但是,有一種奢侈卻比節儉在放大金錢的效率方面更加有效。如果加入時間的因素,也就是放在歷史的長河中,這種奢侈就變成了不折不扣的科學理財。而這種奢侈,就是在耐用消費品上適度地“揮霍”。

以一個杯子為例,如果你用一角錢一個的紙杯,那麼在任意一個時間點上肯定比100令吉一個的紫砂壺便宜了99令吉90仙。但是,如果用上了1千零1次,那麼紙杯就比紫砂壺還要貴. 這還只是考慮到使用的費用,還沒有計算耐用消費品的殘值。在用過了1千零1次之後,你手中的紫砂壺可能還值50令吉,更可能因為珍貴而更加值錢. 計算殘值,是決定你是否值得奢侈的關鍵。現在,不少耐用消費品在快速地貶值,如家用電器。但是,也有許多耐用消費品卻是彌用彌貴,如高檔的硬木家具。

如果你為了眼下的省錢,將耐用消費品換成了廉價品,那你就完全徹底地在消費—用過後一錢不值,而且還要不斷地增添。但是,如果你很奢侈,卻可能很理財,甚至是在投資—你的錢在奢侈品中流失得很慢,甚至由於時間的緣故而變得更加值錢。

學會奢侈比學會節儉難
當然,這種奢侈只能用在耐用消費品身上。如果是幾千令吉一桌的豪門宴,吃過了也就吃過了,什麼都不會留下。任何在一次性消費上的奢侈,都是實實在在的奢侈,都不會與理財相關。不同的物品不同的度,學會奢侈,比學會節儉還要考驗人的財商—如果奢侈不是簡單而愚蠢地多花錢 (星洲日報/財富廣場‧2006/04/01)

读后感:其实不只是用品而已,有时在某些事物上,必须要有一定的"挥霍",才可在消费与利益的平衡中得到最大的收益。

No comments: